精彩专题
· 修建上都和大都 (2015/1/5 15:42:44)
分类:精彩故事 关键词:上都,大都,忽必烈
在元初,蒙古统治者在建筑方面主要是主持兴建了上都和大都两座著名城市。
上都,其遗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约20千米处,金朝时称为金莲川,是皇帝避暑的地方。1251年,蒙哥即大汗位后,由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。忽必烈便将营帐移到金莲川。1256年,忽必烈命刘秉忠在当地主持建立一座新城。两年后,新城建成。这就是上都城(当时叫开平府)。上都城分内、中、外三城,外城很大,宫殿在内城。内城有东、西、南三门,而没有北门。但在相当于北门的位置上有特殊的建筑高台址一座,它的大小为东西132米,南北52米,平面略呈“凹”字形。
大都在成为元朝都城之前,曾几次易名。即燕京、中都等,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,遂成为蒙古统治者的重镇。窝阔台时在这里派驻官员,建立行政机构。中统元年(1260年),忽必烈在此设行中书省,后又将开平的中书省移至这里,与此调整合并。至元三年(1266年)忽必烈命在中都旧城东北建造一座新城,以适应发展之需要。刘秉忠还是主要负责城址的选择和规划。该城于第二年正式动工到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全部建成,共用九年时间。张柔、段天祐和回回建筑家亦黑叠儿等先后负责过建城工程。在修建过程中,即在至元九年(1272年)二月,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,把中都改为大都,并定为都城。因此,最后建成的城,理所当然地要比当初的规划更雄伟气派了。大都城,坐北朝南。城的平面接近方形,南北长7400米,东西宽6650米,北面二门,东、南、西三面各三门,城外绕以护城河。城内海子(今什刹海)东岸有中心阁,阁西面立有“中心之台”的石碑,为全城的几何中心。
上都及大都的修建,是元朝统治中心向南转移的一个重要反映。特别是大都是建成并将其作为都城,为元朝统治中原及全国发挥了重大作用。大都由此也成为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阅读(2756) | 评论(1) | 打印
相关文章: